2025年10月24日,为促进西部高校化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,探索“分析化学”课程教学创新,关明名师工作室联合化学专业西行项目组在线举办了“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暨同课异构分享会”。来自喀什大学、西北民族大学、伊犁师范大学、新疆师范大学的四位青年教师围绕“分析化学绪论”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,八位来自多所西部高校的专家参与点评。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名师工作室及西行项目组负责人关明教授主持会议并作总结,来自西部多所高校的35名教师线上参会,世俱杯2025
副院长王英波教授受邀担任点评专家,青年教师米芳博士参与同课异构。
在教学展示环节,四位青年教师基于西部高校学情与自身教学理念,以多元设计呈现了风格各异的课堂。课程导入环节既有“奶茶成分检测”等生活化案例,也有分析化学定义演变、嫦娥探月工程视频等科技前沿内容,还有直接介绍教材与学习平台的资源引导方式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教学内容上,教师们注重案例融合与价值引领,通过“火星土壤分析”“沙利度胺事件”等案例强调“量的概念”与学科实验性,结合生物、环境等交叉领域凸显分析化学作为“科学技术眼睛”的定位,并融入科技报国等思政元素,实现了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。课堂互动与任务设计同样丰富多样,涵盖“地沟油鉴别”调研、随堂测试、分析化学前沿小论文、化学与仪器分析对比作业等形式,部分设计还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与高阶思维训练,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。
专家点评环节中,点评嘉宾围绕教学目标、案例适配性、思政融入、互动设计等维度提出优化建议,强调应平衡正反案例、增强案例与课程内容的逻辑联系,并善用“问题链”串联教学,融入本校或本地特色资源。此外,还建议采用“小组调研+AI工具辅助”等方式提升课堂参与,优化PPT设计,改善教学呈现效果。
关明教授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潜力,指出“同课异构”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多样化实践样本。他强调,绪论课应注重校本资源融入、思政元素自然渗透以及师生互动深度设计,推动课程从“知识传递”向“能力培养+素养塑造”转型。关明教授表示,今后项目组将持续开展“同课异构”“异课同研”等教研活动,为西部化学专业青年教师搭建更多交流展示平台,助力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与会人员合影留念